媒体发声
您当前所在位置是: 首页 媒体发声 > 正文
提升文化软实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22日 11:25     作者:   点击:[]   分享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从战略上作出了规划和设计,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专门用一个部分对文化建设进行了部署,提出今后5年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部署了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进入新发展阶段,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更高水平的文化供给以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紧迫任务。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多方面努力。首先,要以中华文化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源泉。我们要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每个人都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主体,实现社会文明的共建共享共有。其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从根本上决定了文化软实力的强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凝结了当代中国人的共同价值追求,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价值引领。提高文化软实力,要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在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过程中,提升全民族文明素养。最后,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展现国家文明形象。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共同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共同抵制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纰缪,共同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在中国与世界话语的融通互动过程中,可以化解由于不同文明背景产生的认知差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现出文明的东方大国形象,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公共文化服务,是人民群众获取精神文化产品的主要方式,事关人民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要把握好人民性、公益性、基本性的立场和原则。首先,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把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使之成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力量。其次,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基层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难点和痛点。以协调发展的理念,平衡区域、城乡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差异,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保障全体人民享有基本的文化服务。要充分利用5G技术红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促进线上线下相融通,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等“新基建”的投入力度,促使公共文化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最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人民既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要坚持人民立场,以人民满意与否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根本评价标准,把人民参与度和满意度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着力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有效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

三是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支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特别是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赋予了文化产业新的业态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就在于促进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文化体制改革包含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和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其实质是同时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其次,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创新。文化创新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不断进步的根本原因。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文化产业不断产生的新创意、应用的新技术、出现的新业态,极大增强了文化产业的市场活力,激发了新的文化产业动能。推动文化产业创新,要从领域融合、现代信息技术重塑等方面入手,激发文化市场的活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最后,塑造文化品牌。文化竞争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文化品牌的多寡和质量的高低。文化品牌,不仅要讲求经济效益,更要发挥育人功能,实现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相融合。

文化是“软实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却是一项硬任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始终坚持人民性这一根本立场,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着力塑造具有强大向心力、感召力、凝聚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郭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