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具战略性、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公报,“人民”一词出现达23次之多,成为高频词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位列“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五大原则之一。新时代,“人民主体”地位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进路中愈发牢固,“人民主体”思想作为一条清晰的主线贯穿始终,成为我们全面理解和深刻领悟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
一、理论之源:秉持唯物史观“人民至上”的价值旨规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唯心主义历史观关于人的错误观点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和立场建构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大厦,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鲜明指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坚持“人民至上”价值理念是以唯物主义历史观特别是群众史观为学理依据而凝练成的中国化重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党,自成立之日起便始终恪守人民立场,始终致力于人民群众的自由和幸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高度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自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表述进一步阐明了共产党人的为民思想,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质。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人民”,如“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等等,“人民主体”思想日臻完善。在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更是将“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单独列出、着重说明。对“人民至上”理念的深度审思和把握,将从根本上回答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时代追问,也是破解“十四五”期间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的密钥。
二、实践超越:一切为了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被无数次实践检验的真理性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双方的同步同向转化,再一次表征了社会主体与客体、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辩证统一关系。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实践中进一步优化和发展。“十三五”期间,经济领域,我国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民生领域,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大幅缩小,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2019年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28.2%,衣食住行达到更高水平;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老百姓最为关注的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成就,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5575万人减至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7%降至0.6%,书写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这一系列成果均由14亿中国人民享有,全民共享的价值追求已在党的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不断得到显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事实不断得到确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制高点上,即将到来的“十四五”乃至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国社会的每一次进步和飞跃都将惠及全体中国人民。
三、未来指向:紧紧依靠人民,创造新时代更大伟业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彼时,欧洲革命风起云涌,无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马克思亲自指导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提出实现真正的人民主体,唯有通过无产阶级专政这一著名论断。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也在一定意义上阐释了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地位的内在机理。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抑或是社会主义建设,群众是我们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力量之基。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中国发展的价值诉求在人民,实践主体也在人民。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当下,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国际局势波谲云诡,中国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中国这艘巨轮如何冲破艰难险阻驶向光辉彼岸,唯有紧紧依靠人民。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党建、军队、外交等各个领域,要站稳人民立场,充分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发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想方设法激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要着力做好群众工作,扑下身子、放下架子、迈开步子,广泛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凝聚起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文:葛轶蒙)